作者:白袍旅婦
半夜沒睡覺把這本書看完了~分享一下我的心得。(應該沒有劇透太多哈哈)
前言
『喔你怎麼有這本書?最近很紅捏!』老公看到我翻了幾頁丟在餐桌上的這本書,驚訝的問著。說真的我是個毫無時尚美感的人,從小不是很愛看明星,也對所謂的名牌包沒有感覺,雖然有人出國說要替我買我也拒絕,自己走在巴黎街頭也沒起過買個名牌包的念頭,所以書名上面三個字『柏金包』顯然無法在書海中勾起我的注意力!讓我想翻這本書的最重要幾個字『人類學』,『耶魯』,『曼哈頓上東區』。人類學研究的是人的生物性和文化性,並追溯人類今日特質的源頭與演變,跟我最近熱愛聽邏輯思維裡講大歷史類的書籍有關吧,所以人類學三個字就替這本書加了很多分!而耶魯哈佛在台灣人心中的高尚地位再加一分!曼哈頓上東區則是滿足了我心中對不同經濟階層生活方式的八卦心態哈!再者,書皮有點兒蒂芬尼藍(Tiffany blue)的底色配上活潑的小插圖,讓我在茫茫書海中拿了起來~十分鐘之後就結帳放在包包裡了^^
關於作者
作者成長於美國中西部,二十幾歲來到紐約念起文化研究與比較文學的博士,她的人類學知識是密西根大學修的,所以嚴格說起來她不能稱作是『耶魯人類學家』,所以在我一開始看上的人類學部分,在書中並沒有非常嚴謹的論述,反而作者是用詼諧幽默的角度,將自己在進入一個新的社交圈時所遭遇到的困境與生物界的靈長類動物或是原始部落的狀態來做一個比對,並加入一些心理學的相關知識,所以非常的輕鬆易懂有趣,有一些淺顯的知識點,蠻適合小憩時的輕鬆閱讀。
紐約曼哈頓上東區的貴婦們
書中主要在描述紐約曼哈頓上東區一群非常有錢的貴婦媽媽們的生活方式,在那裡,分為有錢,很有錢跟超級有錢。女人們的身材瘦,很瘦跟夭壽瘦。越有錢的生越多,因為錢多到可以給每一個孩子非常非常充沛的資源!所以每一位媽媽都在焦慮,每個孩子從小都要接受非常多不同課程的訓練,滿滿的資源海,就生怕孩子輸給別人!這個我在當了母親有深刻的體會!
沒生孩子前都覺得隨意養輕鬆養,小孩健康快樂長大就好,但是隨著年紀增長,書讀了幾本,再加上身邊同溫層也是注重孩子教育的一群人,我居然也慢慢改變了我的想法,覺得不能太隨便啊啊啊~~~~抱頭 。所以看到書中密集式母親的描述我非常能夠理解,當你有足夠的資源時,你選擇『給孩子最好的』在旁人眼裡就很容易變成『給孩子最貴最多的』!
重點在於不需要去羨慕或嫉妒不同生活階層,有多少資源給多少,自己先學會取捨,再教導孩子!人生就是取捨啊!
媽媽們的對話
另外我很喜歡作者描述一些場景或是她描述觀察到的行為的方式,雖然可能誇張但是非常有畫面,例如在紐約街上散步,一些高傲到不行的女性會用自己昂貴稀有又華美的包包去攻擊其他女人,作者稱之為『一邊走路一邊無聲的叫囂』; 這也是作者買柏金包的原因:她要防身。諷刺的是近年來她手部肌肉受傷,醫師跟她說「要包包,要寫作,只能選一個」,所以她歷經艱難才買到的柏金包就這樣收在衣櫃裡。另外這一段我也很喜歡,是某兩位上東區母親的對話與之間所隱含的較量:
「嗨我是艾麗西亞,我小孩安德魯和亞當念艾倫史蒂文森,你孩子也是,對不對?」
「不是誒,我孩子唸學院中學(碰!這下子位階定出來了,這個人的地位比問話的人高,因為他的孩子唸的是全國排名最好的學校)……不過我朋友瑪裘莉四個兒子都念艾倫史蒂文森(言外之意,我朋友瑪裘莉非常有錢,有錢人才有辦法生四個小孩。我和她是朋友,所以我也很有錢)。搞不好你們兩個認識,你孩子幾歲?」
「真的嗎?我兩個外甥也唸學院中學(她在告訴對方,她本人的位階只比排名最好的學校低一階。她姊姊的孩子唸最好的學校,所以她也差不多算是同一階層的人)。我外甥是雙胞胎念二年級,你聽過他們的名字嗎?」。 女人間的對話就像這樣。
看完這段對話會感覺上東區媽媽攀親帶故,互相比較以及計算利益的能力真是極致!聊個天都要這麼燒腦,難怪這裡的媽媽們個個壓力爆表焦慮不已!因為所有的較量都是像這樣,從租屋房屋仲介穿著打扮氣勢,到貴婦們手上拿的包,身上穿的衣服,腳上踩的鞋子,髮妝體態,老公的成就跟孩子的課業表現,這些媽媽們不是像草原上的猩猩狒狒們直接拳腳打踢,這裡的較量是隨時隨地,無聲無息的存在,因為追求絕對的完美,所以階級分明!
為了鞏固看似完美的生活,大家制定了一套嚴格的標準,要加入就要照著這樣的標準去行事,去劃分!讓已經在圈在裡大家能夠擁有安全感!算是我們所謂的『既得利益者規則』。另外,所處文化環境以及價值觀,真真切切地會影響一個人的行為舉止,在上東區的媽媽圈裡面,就是用上述的事情在評分女人,如果想要融入,就得接受這樣的遊戲規則,除非你強大到可以改寫規則 ; 不要說女人,男人的圈子也是,我們的社會對男人的價值判斷,設立的遊戲規則,男人也只能去遵守,最強的人是爬上頂峰改寫遊戲規則,不過,那又會落入另一個價值判斷體系標準裡,要不要參加遊戲,你自己決定!
媽媽們的「選擇」?
你說這些女人膚淺嗎?這些女人可是個個臉蛋精緻身材姣好學歷也頂尖,但是她們自己選擇了這樣的生活方式,為了要維持這樣完美的狀態,她們個個精於計算,自己要如何維持完美的外型來避免身邊的丈夫離開?孩子何時出生比較佔優勢(所以受孕月份也是精心安排,若看過「異數」這本書的朋友應該會懂)?念什麼學校?怎麼幫丈夫孩子拉人脈等等,都是她們精算的項目,但也因為如此,她們的生活完全依賴於他人,她們能在學校家長會捐多少錢?能到漢普敦度假多久?都取決於他們的丈夫願意給她們多少錢!
這樣的女人,是先生的附屬品,是丈夫可以拿來炫耀的東西,但也隨時可以被替換,所以她們活的非常累非常焦慮。但是我相信這樣交換到她們想要的東西,或是她們因為某些其他原因可以承受這一切在我看起來不是很OK的狀態,我不確定是什麼,是優雅昂貴的物質生活?也或許是書中沒有提到的,愛?
我的心得
我自己也是一位全職母親,你問我會不會像書中經濟依賴丈夫的媽媽們一樣?我其實沒有那麼焦慮,我當然也希望自己有一點錢,所以我會希望孩子都上學之後我能找到一份讓我可以兼顧孩子跟家庭的職業,薪水不用很多,但是讓我能適度發揮自己的能力,證明我的價值,建立更多與社會之間的互動。而且也能夠跟老公有除了孩子跟餐桌之外的新鮮話題,跟家人有著緊密的感情。而我相信一直很尊重我的老公也會支持我!應該是這份信任跟尊重讓我沒有過度焦慮!
這裡插個題外話,作者本身條件不錯,老公是再婚還帶兩個小孩,作者會結婚我也覺得她老公一定有特別值得她委託終身之處,書中隱隱有描述到作者老公的猶太家庭在紐約上東區也是很有勢力,不過我覺得他們之間的關係還蠻對等的,作者會去參與兒子學校同學媽媽們舉辦的雞尾酒會然後老公在家裡照顧小孩,作者提到其他媽媽對另一位會跟其他已婚男性搞點無傷大雅的小曖昧的法國媽媽很感冒,但是作者居然不會,表示作者跟先生的關係應該是相對平等的。
年長了,覺得世界上的很多事情,是交換,是取捨。我不會對這些人產生仇富的心態,因為那只是另一種不同的生活方式,一定有我們看得到的光鮮亮麗,也有我們無法想像的壓力(我用看的都覺得壓力很大那些女人怎麼不想逃?)!羨慕嗎?完全不會,不過倒是很想上健身房,體驗一下又翹又小的新臀部哈哈!來搜尋physique 57了
怎麼跟我一樣,看完書之後,馬上搜尋台中市有沒有physique 57的課程可以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