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嬰幼兒睡眠案例:被兩寶搞到差點崩潰的媽媽,一個轉念,世界就不同了……

很多媽媽,都為了孩子不睡覺的問題感到很痛苦。我經常跟媽媽說:「請務必顧好自己」。很多時候,按照這個原則,「先顧好自己,再顧小孩」,反而可以讓孩子更穩定喔!

 

以下是某位媽媽的真實血淚故事。來文照登(我應該發稿費的…),我只略掉某些私人資訊以及把文章分段。文章有點長,但是寫得很詳細,作為「教案」,很值得有類似問題的媽媽(小孩不睡覺,擔心小孩哭,不知道怎麼同時一打二等等)參考。

 

 

姊姊八個月大時能自行入睡

 

姐姐從出生到大概八個月之前,晚上都是媽媽哄抱著睡著的,然後才丟進嬰兒床繼續睡,當然,我也當過「百歲醫師」派,但由於嬰兒的哭聲連一分鐘都讓媽媽覺得度日如年,所以一直沒有狠下心來訓練。直到先生轉換工作地點到外縣市,下班之後變成我必須要獨自面對這八個月的小嬰兒,我便下定決心來訓練她自行入睡,也就是確認好尿布換好、喝奶喝飽了、嬰兒床沒問題之後,時間一到就跟她說說話、唱唱歌、把她送上床。很幸運的,她從一開始也許可以哭個半小時才睡著,不到一星期,放到床上就幾乎不哭了,媽媽因此得到救贖XD

姐姐八個月之後,到老二出生之前,她都可以自行入睡,當然,因為我還是會擔心半夜有狀況,我一直是等她睡著之後再進去房間跟她一起睡 (同房不同床)。隔天早上,再由女兒叫我起床XD (因為媽媽常常想繼續賴床啊)。

 

 

其實姊姊沒那麼需要媽媽……

姊姊一歲十個月時,弟弟出生。本來很擔心我去生弟弟坐月子的那個月,沒人跟她同房 (送回娘家請娘家人照顧,嬰兒床也有搬回去),她會不會睡不好,但是事實證明,她並不那麼需要我(淚) 我做月子的那個月,據說她睡得很好,我們有恩典牌擴音器,她睡三樓,如果起床有聲音,外婆可以在二樓就聽見,再上去找她說早安就好。那個月,我天天都有從月子中心回來看她,就是怕她吃弟弟的醋,當然,一方面也是我很想她,從她出生後,我幾乎沒有一天離開過她。

 

 

開始一打二的生活

從月子中心回來以後,當然弟弟也跟著回來,開始了晚上一打二的生活,姐姐依舊自己睡一間,因為弟弟還會夜奶也會半夜哭哭,所以我讓他們睡不同房間 (怕弟弟吵醒姐姐),而媽媽跟弟弟睡同一間。但因為娘家的這兩間房間在同一層樓,而且基本上是沒有隔音可言的 (房間的上方有互通,牆壁不是完整的)。所以剛開始只要弟弟半夜有哭,我都會起來哄 (只拍不抱,因為我怕一抱把弟弟弄得更醒) 或是餵奶。

 

到了弟弟滿兩個月,體重也突破五公斤,我決定來讓他戒夜奶 (姐姐也是差不多時間戒夜奶,姐姐靠的是半夜塞奶嘴XD),但是好景不常,弟弟並不喜歡奶嘴 (弟弟全親餵,姐姐也喝母奶但是擠出來瓶餵,不知道跟這個有沒有關係),但媽媽還是會起床拍拍他哄他睡覺 (因為沒有隔音,很怕姐姐被吵醒),但是這樣堅持不半夜餵奶只起來拍拍的生活居然就這樣過了兩個多月……

 

媽媽每天度如年,一到睡覺時間就很頭痛,雖說姊姊很好搞定 (我都是先抱著弟弟跟姐姐念床邊故事,大概晚上九點半送姐姐上床睡覺,再抱著弟弟唱歌給姊姊聽,然後才離開去餵弟弟最後一餐奶,大約十點半到十一點才送弟弟上床,當然也是搖他睡著才送上床,因為怕吵醒剛睡著的姊姊),但是弟弟半夜大概都還是要起來個三四次,他大爺要是狀況不好還會一小時起來一次。媽媽雖然堅持不夜奶,但是媽媽半夜一直起床拍拍大爺,真的快要崩潰了,期間當然有幾次姐姐真的被吵醒,姐弟倆一起在相臨的兩個房間哭,我只好放下弟弟,先去搞定姐姐,再回來繼續哄弟弟。其實,真正想哭的又欲哭無淚的,是媽媽呀!

 

很慢的,弟弟終於滿四個月。就在他四個多月大的某一天半夜,弟弟一如往常的又哭了,媽媽突然好崩潰,再也不想起床哄了,所幸把大棉被一蓋,把自己埋進棉被裡,假裝什麼事情都沒發生,讓弟弟哭吧 哭吧不是罪~~~ 你以為我在棉被裡睡覺嗎,怎麼可能,嬰兒哭聲超恐怖的,想睡都睡不著,更何況我還要擔心隔壁的姐姐等一下也哭起來… 就這樣弟弟哭了二三十分鐘 (原諒我真的忘記多久了,但是我在棉被裡度日如年,但還好在棉被裡所以耳膜沒有被震破),突然間房間變得好安靜,我立刻躡手躡腳的起來查看,他、睡、著、了!而且,姐姐從頭到尾都沒出聲音!太好了,那時候的我立刻繼續倒頭就睡。

 

就這樣連續三天半夜都讓弟弟學習自己入睡 (媽媽都不起來拍了),弟弟起來哭的次數和時間都越來越少,沒想到到了第四天,弟弟半夜再也沒有哭聲,他已經學會半夜醒來自己睡回去了!他可以從晚上十點半睡到隔天早上六七點,都不哭了!

 

 

好景不常

你以為從此以後王子跟公主還有瑪麗亞就這樣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嗎? 好景不常,某天半夜,姊姊晚上睡著後,幾乎是每隔一小時就哭醒,我也不知道她怎麼了,問她她也不說,我也沒猜到是什麼原因,只是那天姊姊一哭我就從弟弟房間跑去安撫、跟她說說話。隔天早上天一亮,我才發現是蚊子在她的蚊帳裡,把她叮個滿頭包,她才半夜一直醒來找媽媽要媽媽抱。也因為這樣,我很自責,因為那天夜裡最後我還訓了小魚一頓,要她趕快睡覺,不要再鬧了。但其實是媽媽不察蚊子騷擾她。接下來的幾天,小魚開始在夜裡會起床找媽媽,要媽媽抱,而我也因為害怕還有蚊子在她的蚊帳裡,她只要一哭我都會跑過去,開燈檢察床鋪,才安心放她回去睡覺。沒想到,姊姊就這樣養成了半夜找媽媽的習慣,後來變本加厲要媽媽陪睡,但是我沒答應,因為弟弟還要餵奶、弟弟還沒睡,所以那幾天,我讓她自己哭著睡著,但我實在很崩潰。我沒想到弟弟作息穩定了,姊姊卻開始要媽媽陪睡、半夜起來找媽媽。

 

 

8:18:2016 23392995_l

 

 

媽媽一定要顧慮到自己

上圖為示意圖,非當事人 XD。這時候,就在崩潰的邊緣,我找楊醫師諮詢解決方法,他說:「要不要在意她哭呢?其實不需要。媽媽一定要顧慮到自己。如果你的決定是必須讓小魚自己先睡了才能維持家庭運作。就讓他哭吧。會不會有心靈傷害?不會的。這點你放心,這個有 Evidence support。另外,白天的時候也許可以跟他聊聊。為什麼他要哭? 會怕?要媽媽陪?還是?如果會怕,要看是怕什麼?怕黑?怕有東西? 這個也都有解法。只是要先知道他的想法。」我才曉得,其實這一切都是我幫姊姊養成的習慣,她一哭,我就過去,所以她晚上淺眠甚至醒來的時候,因為知道哭,媽媽會出現,所以就一直會起來哭,她就再也沒有能力自行入睡了。經過楊醫師的提點,我思考了一夜,我決定找個我自己可以接受、不讓自己崩潰的方式來調整兩小的睡眠,因為我相信,有崩潰的媽媽就會有更崩潰的小孩。又因為我狠不下心讓姊姊真的哭著自行入睡,即便我知道那對她沒有傷害,所以最後我決定調整弟弟的作息、也調整我自己的心態。 

       

 

先搞定弟弟,「主動」去陪姊姊

那天晚上,我嘗試讓弟弟八點半開始喝奶,拍拍嗝後跟他說說話就讓他先去自己的房間睡覺,那天他斷斷續續哭了半小時才睡著,九點多,我接著陪姐姐念念床邊故事,跟她唱唱歌說說話,我說:媽媽今天陪妳睡覺好不好?姊姊高興的說好,然後我抱抱她就讓她回嬰兒床裡睡覺,而我睡在她的嬰兒床旁的大床上。於是那天晚上姊姊很順利平和的睡著了。等她睡著後,我再回弟弟的房間睡覺。很驚人的是,我以為弟弟會提早醒來 (本來他都習慣晚上十點半到十一點入睡,隔天早上六七點醒來),結果隔天早上他還是一樣睡到六點多,我又驚又喜,原來,弟弟本來就可以早點睡,是我硬拖著讓他晚睡的XD 就這樣訓練了兩三天,晚上弟弟八點半喝完奶拍拍嗝送上床之後,就幾乎不哭了,而我也有很多時間可以和姊姊一起念念睡前故事、唱唱歌、說說話,然後心情平靜的陪伴她入睡

        所以,王子公主和瑪麗亞從此以後就又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嗎?其實也不是,姊姊跟弟弟還是偶而會半夜起床哭,但是媽媽學會第一時間先觀察、先忍忍,看看他們能不能自行睡著。大部分的狀況下都是可以的。另外,我也有特別找時間跟姊姊說;「媽媽會陪妳睡著,但是夜裡媽媽會離開去陪弟弟,因為弟弟還小,需要喝奶奶,就像妳小時候一樣,妳以前也都會半夜起床喝奶奶,一早起來也要喝奶奶啊。所以妳如果半夜醒來或是一早醒來找不到媽媽,不要害怕,媽媽就在隔壁,而且妳的長頸鹿(姊姊的陪睡玩偶)會陪妳,如果妳早上醒來,睡飽了,就大喊媽媽我睡飽了,那媽媽就會去找妳喔。」姊姊當下也表示了解。後來,姊姊果然在夜裡找媽媽的次數越來越少,最近都沒有了,而早上起床再也不亂哭,而且大喊:「媽媽我睡飽了!」(這是我跟她的約定 XD) 然後我就會笑咪咪帶著已經起床的弟弟進去跟她說早安。

 

 

媽媽穩定了,小孩也跟著穩定

        就這樣,媽媽的情緒穩定了,小朋友作息跟情緒也更加穩定。我才了解,楊醫師說的:「媽媽一定要顧慮到自己」 是什麼意思,而且我也學會如何跟姊姊做有效的溝通,媽媽也退一步找出一個權衡的方式,家庭氣氛也更和諧了,而不是像原來的一到睡覺時間我就開始焦慮…很謝謝楊醫師的幫忙,也讓我想通了,育兒的這條路上一定還會再遇到更多的關卡 (我相信睡眠問題只是其中的一到小小關卡而已XD),但是大人請一定要照顧到自己的感受,要找到情緒和解決問題的平衡點,而不是自己以為對他好地處處遷就小孩讓自己崩潰。小孩是很敏感的,有開心的大人,才有開心的小孩、開心的家庭。

 

 

編按:很高興有幫助到這個家庭。但是說實在的,媽媽自己調整的功勞是最大的,我只是聊聊天提供一些意見而已。很多家庭的狀況,其實類似然後都有些不同。多參考他人的案例,也許可以得到一些想法。

這位媽媽真的很厲害啊,做了很多正確的事情。至少七八個值得提出來教學的點。您,看出幾個呢?

medarchies

2 Comments

  1. 您好,有個問題想請教一下,在您的文章中間有一段提到讓小孩哭並不會造成心靈傷害,並且有Evidence support。關於這點可以請您解釋一下,或是提供reference嗎?因為親密派育兒的說法似乎不是這樣,而且有其他小兒科醫生的書也提到以心理學的角度這樣是不恰當的。關於這件事的說法很複雜,所以想麻煩您稍微解試一下您的看法,謝謝。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