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育兒迷思:多爬比較好?真的嗎?早點站會O型腿?甘五摳零?

作者:楊為傑醫師

 

 

門診日常

在兒科走跳十多年來,遇過無數的孩子。關於「爬行」的迷思,是最常見的幾種。

「他都不爬,有沒有關係?」
「有人說要多爬才會聰明?」
「他才十一個月,就自己走路,不肯爬,要不要緊?」
「聽說他自己太早站起來不可以,會O型腿?」

其實這些問題完全搞錯方向……。該怎麼面對孩子的發展里程碑,我們押後再提。

 

 

「爬行」的好處與必要,不該被任意擴張

在醫學研究上,從來沒有大規模的研究或實驗曾經證明「爬行」會讓一個人「變聰明」。爬行對某些「有疾病」的孩子有幫助,如低張力的唐氏症寶寶、某些腦性麻痺的孩童、某些先天性疾病等等。這是物理治療師們在治療時會使用的治療方式之一。但是這不能擴張解釋成「爬行對任何一個孩子都有好處」。

如同:化學治療對於乳癌、大腸癌等癌症患者有好處/治療效果。但是不能擴張到化療藥物有益身體健康吧?放射線治療可以殺死腦瘤的壞細胞。治療後,患者受損的腦部功能可以部分回覆。但也不能擴張到放射線治療有益智商吧?

 

 

爬行,只是一種選擇

人類從平躺到學會走路,中間可能會歷經翻身、旋轉、平行移動、匍匐前進、四肢爬行、扶著站、扶著移動、放手移動等等。但是不是每個人都需要一樣,「跳關」完全是可以的

臨床上的確是有一部分的孩子不爬、很討厭爬,或很少爬就直接會走路。我也遇過孩子,爬的姿勢很怪(一隻腳維持盤腿姿勢等等),但最終他的大動作也沒有問題。

「那個誰誰誰的孩子」爬得很好等問題,一點也不重要。那是別人,跟您的孩子一點關係也沒有。孩子「平均八九個月大時會爬行」,只是個「平均值」,有參考意義,但不可以只看這個標準

願意多爬,很好。他不願意爬,就多注意後續的發展即可。

 

 

他很早就會走路了,會不會O型腿?

講重點:如果孩子是「自己願意站」、「靠自己的力量站、行走」–> 不會增加風險

但是如果「強迫他站或走」,那是不利孩子發展的。同理可證:孩子如果只喜歡走不喜歡爬,實在無需硬要放倒他,逼他爬。逼一個孩子爬行,一點意義也沒有。

 

 

該怎麼看發展

每個孩子有他自己的步調,其實無須多慮。我們要做的就是給孩子一個「適當的空間」活動、發展,他就會發育得很不錯。我們不太需要一直去盯著他:何時要滾、要坐、要站、要爬、要走。讓他自由發展即可。所以不需要問「他都不爬怎麼辦」或是「他都幾個月了都還沒OOO」怎麼辦?該問的是:他有沒有在進步?進步的速度如何?跟他人的差距有沒有擴大?

再舉一個例子。

一歲半的孩子,只會叫爸爸媽媽,有沒有關係?

我會評估:他有沒有在進步?有沒有每週學會新的單字?跟同年齡的孩子比起來,差距是縮減還是擴大?

每個人的發展路徑都不一樣,但是條條大路通羅馬,最終會到就可以了。

 

 

給孩子自由,絕不等於放任

說到這裡,也許有人誤會:阿就是不管小孩,讓他自己長就好?

並不是。重點在於「給孩子一片沃土」,讓他自由生長。但是如果他長得不好,或遇到困難、問題,父母再出手。先讓他自己試著解決難題,不成功時我們再給他建議與協助。

例如:孩子不爬、沒興趣爬。可以怎麼做?

  1. 先觀察,他是沒移動意願,還是沒有力量,還是家裡根本空間不適合移動
  2. 淨空他的周圍,讓他方便移動
  3. 用孩子會感到興趣的東西去引導他移動(通常是媽媽)

上述的方法,適用於各種情況。包括:引導他走路、爬樓梯、學說話、學單字等等。

 

 

結論:

孩子如果願意爬行,那很好,就讓他爬,不需要強迫他學走路。多數正常的孩子,時間到了就學會走路了。反過來說也是,不願意爬而想站或走的孩子,就由他吧!

 

 

medarchies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