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楊為傑醫師
想象的育兒,其實不太真實
「怦怦、怦怦、怦怦」,第一次在產檢聽到孩子的心跳聲時,我跟太太的心,也是怦怦亂跳。那瞬間的感動,至今難忘。我相信很多父母親都是期待小寶貝的到來。然而,經歷過艱苦的生產陣痛,千辛萬苦後,孩子呱呱墜地。但此時才發現,事情跟自己原本美好的想像,差異甚大。想象中的畫面:自己優雅的,美麗的抱著孩子,輕輕的唱歌哄他睡覺。實際的畫面:自己已經三天沒洗頭,然後孩子還是一直哭不睡覺……
媽媽自己一方面要忍著子宮收縮的痛楚,又要一邊親餵或擠母奶。而乳房受到刺激的同時,子宮也跟著痛了起來。而孩子時不時地大哭,更是讓產後尚未恢復元氣的母親感到巨大的壓力。一方面要盡快讓自己恢復過來,而另一方面要同時跟剛降臨的孩子奮戰。然後有的母親,在巨大壓力之下,喘不過氣,而感到絕望、悲觀。而在往後的育兒路上,恐怕不只一次的在思考:自己是不是哪裡做錯了。
有的人面對育兒是很樂觀的。有的人卻時不時感到焦慮、艱苦、絕望而悲觀。產後因為荷爾蒙的關係,母親本來就比較敏感、比較容易憂鬱。除了荷爾蒙以外,哪些原因,造成了母親當下與日後的壓力呢?
你為什麼會感到無力
面對哭泣的孩子,面對亂發脾氣的孩子,面對不吃飯的孩子,面對屢勸不聽的孩子。這是育兒的日常,為什麼會容易讓人感到無力?因為你失去了對生活的「控制感」。因為你學到了「無助」。
- 剛出生的孩子,不睡覺而一直哭鬧。奶餵了,尿布換了,也把他抱起來了。但孩子持續哭泣,不管你做什麼,好像都不管用。
- 六個月大的孩子不肯吃副食品,不論你如何變換菜色,改變進食方式。三口組就是三口組,不因你的努力而有所改善。你再次發現自己做不了什麼。
- 一歲半的孩子,不管怎麼樣,就是不肯開口。明明他都聽得懂你說的,但就是不肯開金口。旁人的閒言閒語,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屢次的挫折,讓你發現,好像怎麼做都做不好。自己是不是個失敗的母親/父親?在職場上,自己明明就表現得很好,長官交辦事項總是做得井然有序。但為什麼家裡這位寶貝,就是不受控呢?
人在不斷的挫折下,會學到無助。特別是你發現自己的日子過得亂七八糟,總是追著孩子跑,在僅有的瞬間想過:自己到底在做什麼?然後又繼續追著孩子跑。說不會無力,才是騙人的。最糟糕的是,一但無助成為習慣,把所有遇到的事情都普遍化、永久化、自我化,就會開始惡性循環。什麼意思?就是遇到一個新的狀況,如大寶跟二寶老是處不來,整天打架。媽媽/爸爸老是覺得:是自己不會教、這個困境會永遠持續下去、其他的事情也會跟著搞砸。人在悲觀時,真的是會這麼想的。
但這不是你的問題,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只是你在臉書上看不到而已。
該怎麼辦?
育兒的無力感,來自於失去了對生活的「控制感」,與你學會了無助。覺得自己總是被一波又一波的考驗所擊垮。因此,萬一你覺得育兒讓你感到無力的話,你可以作下列幾件事情:
- 給自己的生活增添一點控制感。每天或每周固定抽一些時間做「自己的事情」,任何讓自己開心的事都可以。也許是滑手機、打電動、逛街、手滑購物等等,在那段屬於自己的短暫時光裡,享受控制感。
- 多學習育兒知識。舉例來說:很多媽媽崩潰的點在於原本以為嬰兒是整天睡覺的動物,但是孩子出生之後,卻老是不睡覺,就老是覺得是不是哪裡有問題?是不是自己沒把他顧好?是不是長牙?是不是肚子痛?
想了很多原因,問題依舊,卻解決不了。但事實上,孩子的睡眠經評估就很正常,媽媽調整為適當的期望值後,說也奇怪,那些過往的壓力,就這麼不見了。 - 多跟他人交流。最近我喜歡在臉書專頁上跟大家聊聊育兒的困難,每次都會有不少家長留言自己遇到的困難處。當你發現小孩挑食、不睡覺、亂發脾氣等問題,是很常見的,是很多人會遇到的。你就不會覺得是自己的問題。
而看到成功的案例,你就可以知道:啊!原來不睡覺、不吃飯這件事,可以解決。那麼自己要做的就是去找到解決的手段,適當的求助是很重要的。 - 每次解決一個問題,記得給自己一點獎勵。在小的事情都要給自己獎勵。例如:孩子今天終於願意吃青菜了!轉圈圈灑花瓣之餘,請記得在功勞簿上記上一筆。可以寫臉書、寫日記、寫家裡的白板。當你下次遇到挫折時,看看那些你解決過的問題。你會發現自己根本超強!當下的難關,一定過得去!
我有個巨大的優勢。就是對孩子的狀況掌握度還算高,但是育兒生活依舊充滿挑戰,小孩前六個月也是不睡覺,搞死我們夫妻倆了。我還是需要翻書,找文獻,跟其他人交流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在臨床上有大量的他山之石,讓我可以攻玉。因此我寫臉書、寫文章跟大家分享。我相信分享的力量。我也非常願意幫大家解決問題,只要你肯信任我,信任我的大量經驗與知識。
每次看到帶孩子帶到崩潰的媽媽,總是覺得自己可以幫上什麼忙。如果你的身邊有這樣的朋友,請你告訴他,白袍旅人這邊,有三萬多名家長,願意跟你分享育兒經驗。歡迎你來。
祝你育兒路上,樂觀度過。給自己一點控制感,知道有人一定會幫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