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過曝世代 讀後感

 

       不知道大家對於孩子和網路、3C之間的互動,會不會有疑惑和困擾呢?隨著我們家的孩子年紀漸長,身邊的家長朋友圈討論孩子的網路3C使用也越來越熱烈,畢竟火燒屁股了>////<

 

        這本過曝世代,是我常聽podcast的陳品皓臨床心理師寫的。長年輔導青少年家庭+身為青少年的父親,他統整了這幾年看到的、累積起來的臨床經驗,結合了文化時代背景的大洪流,寫成這本書。『過曝』指的是一出生就與網路緊密相依、在成長中被大量餵養社群影音短影片的世代。面對一個新的世代,身為父母親的我們又是在意,卻又無力!

 

        我最喜歡這本書的一點,是作者不是讓兩個世代對峙,而是試著搭起一座理解的橋樑。我非常喜歡他自序中說的

               『一起看見孩子的處境、想望與渴求』

讓人生歷練較為豐富的父母親世代,先去理解『孩子,你遇到了什麼難題呢?我可以如何幫助你呢?』這本書可以幫助其實也很無助的我們,先伸出善意的手。

 

        除了理解,書中品皓心理師也為青少年提供了六劑心理疫苗,為父母親提供了四大教養心法,都非常貼近現實生活!而我個人在閱讀過程中最大的收穫,則是不斷地再度看到成為『成人』的我們,其實在某些時候也像兒童青少年一樣的矛盾無助:很多時刻我們對著頂嘴的孩子發怒,也可能是意識到自己也會有這樣的脆弱時刻;我們意識到自我的形象和期許不一樣,而這個不一樣被孩子赤裸裸地說出來….

 

        青少年階段一個很重要的課題是人際關係,網路世代長大的青少年,有些在尚未建立好自我認同的狀態下,就因為人際關係延伸到網路上,24小時不斷地要關注自己在他人、在群體中的關係和位置。網路立即但破碎化的訊息加深了孩子們人際互動上的焦慮與不安;又透過網路,不可避免地增加了與他人的比較。

 

             『心理暫存區容量縮減』:失去心理餘裕

 

     沒有網路的時代,在學校吵架不開心的AB兩個同學,放學後因為物理空間上的隔離,要補習、吃碗餐、和家人聊聊天時,這些白天在學校的人際問題可以放置於心理暫存區,消化各種情緒垃圾,注意力會先放在眼前的人際關係和事件上,睡飽了隔天上學又碰面時或許尷尬,但多幾天緩衝之後,或許下週又因為班際比賽之類的,又要合好共禦外敵?你說沒有網路以前孩子也會有很多人際關係困擾呀?

     

     沒錯!但網路,『加速也複雜化』這些原本就存在的事情~

     我在高中教書的妹妹就在幾年前跟我說過:事情都是發生在放學之後的網路上!

 

        一樣是剛剛AB兩位同學為了某事起口角吵架,有了網路社群,A同學可能放學後馬上在IG上發限動,其他有同學附和,也有看到沒回覆但是偷偷去跟B說的,但因為AB目前互相封鎖又看不到對方動態,可能又另外拉了Line的小群組,於是雙方就在網路上24小時不停歇地你來我往互相猜忌……這些碎片化的人際訊息就這樣滲透於生活之中,心裡的焦慮和擔心無處安置,幾乎沒有消化的心理空間……

 

        沒有孩子IG的老師隔天到學校時已經不記得昨天孩子們之間的爭執了,但是孩子們之間的情緒卻更是緊繃+劍拔弩張波濤洶湧…

   

        孩子的身心都還在發展,自我認同、社會認同也都還在慢慢形成,但這樣無界限的網路人際課題會大量綁住孩子的注意力,無法將注意力回到自己的身上,非常在意他人對自己的評價!會這麼在意,一方面是我們總是對自己充滿興趣,但卻又理解有限;而我們的內心尚未強大到對自己由衷的相信!

 

        這不僅僅是發生在孩子身上,即使是成人,或許在某些層面,我們也有同樣的脆弱。孩子們更辛苦的是,他們尚未長出對自己的正向認同(欣賞與理解),就已經生活在一個充滿評價與關注的世界!身為父母親的我們,可以怎麼協助孩子呢?

 

        書中提到很多面向,都非常有幫助,其中,『權力讓渡』和『放下焦慮』是我想特別提出來和大家更深入討論的。

 

   『你長大了,翅膀硬了是不是?』

   『你少在那裡廢話,我說了算!我是你爸!』

   『我數到三,你試試看!』

   『你給我….』

 

        上述句型語氣,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有些從小聽,有些是現在就會對自己的孩子說的。作者提醒我們,這些言語在對話中,赤裸地呈現了權力不對等的關係!想想若是上司或老闆直接命令你:『我要你去做你就去做!』我們心底只會在瞬間湧出滿滿想反抗的意識!而我們在跟家人對話,尤其是孩子,更特別是青春期的孩子,要特別注意練習『讓渡權力』:讓孩子也能表達立場,意見,觀點和決定!

 

        請特別注意,『讓渡權力』並不是完全順著孩子而是給予孩子表達的空間,開啟雙方溝通的管道。書中第195頁前後有精彩的論述與練習,身為家長的我們希望孩子能好好說話的同時,我們也可以練習好好地詢問和傾聽!過程相當艱困(當爸媽的都懂啊),也一直都需要調整!但切記,語言是有力量的!我們可以透過練習做得更好!

 

     另一個就是『放下焦慮』

        大部分家長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也有些家長沒有意識到自己把『孩子的表現』和『自我的價值』綁在一起。

                 你表現得好=我教養得好

        這在全職媽媽如我的身上,更是非常的常見!畢竟這是我們身為母親之後,剩餘不多的價值來源!但就如好幾年前推薦過的『園丁與木匠』https://twkid.com/p/3037/。

養育孩子以及孩子的成就並不能定義我們的價值。我們是先成為了我們自己才成為父母!

我們能做的事是好好陪伴孩子,去感受陪伴當下的快樂與價值,跳脫教養的範疇,協助孩子和自己去追求自己定義的真正的幸福。

 

        我們的孩子是網路的原住民,我們這一代則是見證了網路的崛起以及轉變!大家一起面對新的嘗試新的世代難題!

 

        我和先生目前的共識是:『網路本身是中性的』

如何定義網路端看你如何使用。想追求知識,你可以從網路中獲得全世界的智慧結晶。追求社群社交,你可以透過網路連結全世界;追求娛樂,你可以藉由網路24小時不眠不休。網路就像是你真實生活的放大鏡,你現實生活的優勢,可以藉由網路加深加廣;但現實生活的短板,也可以藉由網路加速崩壞……

 

        若發現網路影響太多生活層面,請試著減少網路的使用,為心理、為生活,保留一些餘裕或者時間空間。尤其當孩子可能意識到自己的狀況卻無法自拔時,我們就需要伸出援手!

 

        這本過曝世代,推薦給同為父母親的你我他。

Chang Wendy

發表迴響